BWIN必赢智慧

免费注册BWIN必赢智慧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BWIN必赢智慧 > 关于BWIN必赢智慧 > 最新动态

《自然》重磅:智能胰岛素问世,科学突破避免低血糖风险

新药情报编辑 | 2024-10-18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上周,在诺贝尔奖的直播过程中,官方网站上展示了一系列诺奖小知识,其中一则提到了Frederick Banting,他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取得者之一。1923年,Banting因其在胰岛素研究中的突破性成果取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项成就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胰岛素仍在继续革新。

近期,《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介绍了一种由诺和诺德团队开发的“智能胰岛素”NNC2215,这种胰岛素能够根据血糖水平自动调节生物活性,从而减少降糖治疗中的低血糖风险。

这种新型的葡萄糖敏感性胰岛素顺利获得糖苷和大环分子进行偶联,形成一个对葡萄糖水平有反应的开关。在葡萄糖浓度从3mM上升到20mM的过程中,NNC2215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能力增强了3.2倍。

尽管胰岛素的发现解决了糖尿病患者无药可用的困境,但传统胰岛素在使用过程中仍有引发低血糖的可能。由于个体在胰岛素敏感度、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存在差异,合理确定胰岛素剂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如果胰岛素可以根据血糖水平调节其活性,那么高效且安全的血糖控制将成为可能。NNC2215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设计的。

研究人员在胰岛素分子上进行了改造,在B1Phe处引入了一个糖苷分子,并在B29Lys位置添加了一个可结合葡萄糖的大环分子。在低血糖状态时,大环分子会与糖苷结合,NNC2215处于关闭状态,从而抑制胰岛素的活性;而在高血糖状态下,大环分子与葡萄糖结合,NNC2215转为开放状态,可以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发挥降糖作用。

在实验室测试中,随着葡萄糖浓度从0上升到20mM,NNC2215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增加了12.5倍;从3mM升到20mM时,亲和力提升了3.2倍。

在活体实验中,NNC2215的降糖效果表现出较高的灵活性。当大鼠注射高浓度L-葡萄糖时,其降糖效果显著增强。随后在LYD猪的实验中,顺利获得生长抑素抑制内源性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释放,以德谷胰岛素作为对照,结果显示NNC2215有效控制血糖下降,且不会导致血糖低于4.5mM,而德谷胰岛素组的最低血糖接近3mM

NNC2215经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率约为73±24%,平均半衰期为19小时,支持每日一次的给药方案。在大鼠的糖耐量实验中,葡萄糖诱导的NNC2215活性提升相当于人体胰岛素剂量增加30%

然而,《自然》的评论文章指出,现在大部分实验数据基于葡萄糖浓度范围0-20mM,而临床上患者的血糖通常在4-14mM范围,控制目标更窄为4.4-7.2mMNNC2215在实际应用中能否有效作用于这一范围,及其活性变化是否能精准模拟人体胰岛素释放,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

申请试用

热门关键词: 药物临床进展药品数据库药物查询医药行业报告新药靶点新药管线医药洞察新药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