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这场全球大流行让全世界认识到快速开发治疗方法的重要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在疫情初期,全球便迅速展开了疫苗开发竞赛,时间成为关键的制约因素。从1796年第一个天花疫苗出现开始,到最新的COVID-19疫苗的问世,各类疫苗已经带来了疾患负担、死亡率及发病率的显著降低。历经多年,生物体分离、细胞培养、基因组测序以及重组核技术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这为疫苗的开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疫苗背后的研发故事不尽相同,而从中汲取的智慧,对未来具有指导意义。
背景
尽管疫苗接种的实践始于五百多年前,但“疫苗”一词是由爱德华·詹纳在十八世纪首次引入的。这个词源于拉丁语中的“牛”,因为詹纳顺利获得从挤奶女工身上的牛痘中提取物质,并将其注入一名八岁男孩身上,结果显示,后者得到了天花的免疫力。八十年后,路易·巴斯德在研发狂犬病疫苗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功,进一步有助于了疫苗研究的开展。随着病原体理论的建立和减毒疫苗的出现,尤其是1930年代内在细菌病毒培养方面的技术突破,如鸡胚卵黄中的病毒培养,这为诸如流感、黄热病疫苗的研发铺平了道路。此后,麻疹、腮腺炎和水痘等疫苗逐渐问世,而重组DNA技术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了现代疫苗的重大进步。
综述
天花
天花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致命的传染病之一,中国在4世纪便已有相关记录。强效的免疫行动助力世界卫生组织在1980年宣布天花为全球首个被彻底根除的疾病。爱德华·詹纳在1796年通过牛痘的接种,为人们开启了疫苗接种的大门,那时的努力为后来的疫苗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天花疫苗经历一系列演变,如Dryvax®、ACAM2000和MVA-BN,这些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不断提升,并为高风险群体给予持续的免疫保护。
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为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83年首次在宫颈癌中被检测出,历经二十年研究,首个HPV疫苗在2006年获得批准。普遍的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埃博拉病毒
始于1976年的埃博拉病毒在多次致命爆发后,催生了疫苗的快速研发。2019年,首个埃博拉疫苗Ervebo®获得FDA批准,而Ad26.ZEBOV与MVA-BN-Filo两剂疫苗方案则在2020年获得认可,为埃博拉这种高致命性疾病给予了新的防控手段。
轮状病毒
自1973年被识别以来,轮状病毒被确定为儿童胃肠炎的主要病因。首个轮状病毒疫苗Rotashield®虽在1998年获批,但因安全问题撤市,而更安全的RotaTeq®和Rotarix®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获得批准。
甲型肝炎病毒
1973年在美国首次检测出的甲型肝炎病毒在经过近30年的研发后,Havrix®和Vaqta®疫苗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得到许可,以应对这一疾病给予有效保护。
流感嗜血杆菌
虽然最初被误认为流感病源,但流感嗜血杆菌至今被确认是多种感染病因,尤其是b型菌株。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结合疫苗如今已包含在许多综合疫苗中。
流感
流感历史悠久,1931年流感病毒被成功分离,并在二战中开发出针对甲型流感的疫苗。随着新毒株的不断出现,疫苗不断更新,当前疫情控制需要涵盖新的变种和季节性流感。
COVID-19
COVID-19疫情在2019年底的出现,催生了迅速的疫苗研发。辉瑞和BioNTech之合作在2020年开发的疫苗成为全球首个批准使用的COVID-19疫苗,其他疫苗研究和实施如火如荼。
结论
疫苗的开发历史展现了人类如何一代接一代地攻克最致命的感染疾病。历史悠久的疫苗研发有助于了传染病的控制,从詹纳的牛痘实验到现代COVID-19疫苗的成果,疫苗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保障。这种历史积累的智慧将为应对未来挑战给予丰富的经验和洞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