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2024年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期间,由南京市第二医院的王清波教授在感染性肿瘤专委会分会场上,分享了关于《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肺结核与肺癌的医学背景、诊断要点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
王清波教授现为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主任,是主任医师及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并担任江苏省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指出,肺癌和肺结核虽为两种不同的疾病,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经常在临床上互为因果。肺结核,这一由结核菌引发的传染病,现在在我国仍存在一定的发病率,而长期的肺结核感染可能增加肺癌的风险。数据显示,肺癌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数倍。
在临床诊断方面,由于两者的症状存在相似,比如胸闷、胸痛、咳嗽等,如何在早期阶段进行正确区分,显得尤为重要。王教授分享了诊断经验,特别是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新的病灶或在肺癌治疗期间出现典型结核症状时,需高度警惕是否存在两者合并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确认。
针对肺结核与肺癌共病的复杂治疗,王教授强调,应在治疗策略上精确把握两者的优先级。通常,若发现合并活动性肺结核,需先进行抗结核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肿瘤的治疗。而在使用靶向或免疫治疗时,也需特别监控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两种治疗的冲突。同时,临床医生需根据具体病情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王清波教授介绍了团队正在研究的内容,主要针对合并肺结核的肺癌患者,在治疗时机的选择和药物安全性上进行探索,意在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团队还持续配合全国专家,共同致力于制定针对这类疾病的全国性治疗指南,希望为临床医生给予科学的治疗依据。
总结来说,面对肺癌合并肺结核这一复杂疾病,临床医生需在充分诊断的基础上,整合多方位的治疗策略,精准应对,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