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4年11月27日,这一天在抗癌领域注定成为历史性的一刻。在这一天,不仅迎来了首个国产TROP2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的问世,同时,另一款抗癌新药——贝莫苏拜单抗的新适应症也取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该药物此次获批与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使用,专用于治疗非DNA错配修复缺陷(非dMMR)或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非MSI-H)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尤其是那些已经接受过一、二线化疗并失败或无法耐受治疗的人群。
贝莫苏拜单抗是由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自主研发的一款创新性人源化PD-L1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类创新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本次获批用于子宫内膜癌,这也是该药物在中国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早在2024年5月,贝莫苏拜单抗首个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与安罗替尼及化疗药(依托泊苷、卡铂)联合使用,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此外,贝莫苏拜单抗针对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的申请也已取得受理。
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II期ETER200临床研究展示了令人瞩目的结果。此项研究包含85例患者,其中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癌。研究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为34.12%,而疾病控制率达到了77.7%。在总生存期方面,该联合疗法的中位值为21.78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中位值为8.80个月。这些数据表明了贝莫苏拜单抗在该治疗组合中的显著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此外,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面,贝莫苏拜单抗在III期临床研究(ETER701)中,显现出显著的疗效。此研究共纳入738位患者,结果显示,使用贝莫苏拜单抗与安罗替尼以及依托泊苷/卡铂的组合,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显著高于使用标准化疗组合的对照组。12个月的总生存率在该组合治疗组中达到64.1%,显示出明显的生存优势。
贝莫苏拜单抗的上市无疑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给予了新的治疗希望。BWIN必赢智慧期待其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进一步进展。同时,也呼唤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技术的问世,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