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现在,我国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PD-1单克隆抗体和PD-L1单克隆抗体。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两类药物针对的是同一免疫通路的不同节点,机制上相似。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药物设计、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以及耐药处理上,两者均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本文将对PD-1与PD-L1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时间,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主要防线。它可以识别并消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病毒等,从而保护身体的健康。在免疫系统中,T细胞是消灭肿瘤细胞的“主力军”。但肿瘤细胞非常“狡猾”,顺利获得表达PD-L1,能抑制T细胞的功能,成功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也是所谓的“免疫逃逸”。
PD-1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由活化的T细胞表达,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抑制分子,它顺利获得抑制T细胞活动来调控免疫反应。另一方面,PD-L1是PD-1的配体,与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密切相关。当PD-1与PD-L1结合时,T细胞被抑制,失去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这便是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近年来,阻断PD-1与PD-L1通路的疗法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前沿。顺利获得使用PD-1或者PD-L1单抗,能够阻断它们的结合,重新激活T细胞,恢复其抗肿瘤功能。现在,国内已经有多种PD-1和PD-L1抑制剂取得批准并投入使用。
在药物结构方面,PD-1抑制剂通常为IgG4抗体,主要作用于T细胞,而PD-L1抑制剂大多为IgG1抗体,靶向肿瘤细胞。在作用机制上,PD-1抑制剂阻断PD-1与PD-L1/PD-L2的结合,从而活化T细胞,但可能引发潜在的自身免疫反应。相较之下,PD-L1抑制剂不仅可以激活T细胞,还能影响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耐药性方面,PD-1和PD-L1抑制剂的副作用发生率不同。PD-L1抑制剂与PD-1抑制剂相比,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且PD-L1抑制剂在某些EGFR/ALK突变患者中的疗效较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这些特点使得在临床使用中,PD-1和PD-L1抑制剂有着不同的适应症和使用策略。近年来,这两类药物的开展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在我国,因不同的PD-1和PD-L1抑制剂的适应症差异,患者在选择用药时需根据具体指南进行合理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