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N必赢智慧

免费注册BWIN必赢智慧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BWIN必赢智慧 > 关于BWIN必赢智慧 > 最新动态

浙附二院楼敏团队突破性研究:中风治疗“时间窗”延至24小时,治愈率提升53%!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4-10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断以来都是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之一。根据血管受累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前循环卒中和后循环卒中。由于这两种类型的致病动脉和发病机制存在差异,导致在治疗方法和预后上也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对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患者,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可以最大延长至发病后24小时。然而,对于后循环卒中,其症状常常较为隐匿且多变,加之灌注成像检查的复杂性,是否可以延长静脉溶栓的时间窗仍不明确。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楼敏教授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名为EXPECTS的研究,该研究为后循环卒中静脉溶栓时间窗的延长给予了新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即使不借助灌注成像进行指导,在发病后4.524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其90天后恢复良好神经功能的比例显著提高。这些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2分的比例从72.6%上升到89.6%,没有症状(mRS评分为0分)的患者比例也从25.6%增加至39.1%,即相对“治愈率提高了53%,而且并未增加颅内出血和死亡的风险。研究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严慎强副主任医师和周颖主治医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楼敏教授为通讯作者。药明康德团队特邀楼敏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

在本次研究中,不使用灌注成像即可延长后循环卒中的静脉溶栓时间窗至24小时。这对于临床实践有什么启示呢?楼敏教授指出,第一时间能扩大治疗的人群范围,尤其是对于没有高质量灌注成像能力的基层医院;其次有助于简化诊疗过程,减少对灌注成像的依赖,顺利获得合理的临床和影像指标即可实现有效筛选;此外,作为该领域的首个随机对照证据,期待其能够有助于国际指南的更新和临床实践的转变。

楼敏教授还表示,研究实际入组的多为轻度卒中患者,并未刻意限制患者症状的轻重。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在研究前期因取栓获益不明确而被排除,后期因其他试验结果未能纳入。但今后计划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桥接取栓的研究,以期在扩展静脉溶栓时间窗上有更多突破。

同时,该团队还计划召开其他研究,评估不同溶栓药物在后循环卒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索神经保护方案,以进一步优化临床治疗。

EXPECTS试验是一项涉及中国30家卒中中心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试验,纳入了发病4.524小时内的234例后循环卒中患者。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标准治疗组,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在改良Rankin量表上取得更好的分数,且无明显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随着期望中的卒中中心开展,静脉溶栓这一治疗手段将在临床中更多地应用。

楼敏教授在脑血管病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其研究促进了相关领域的重要进展,也帮助有助于了临床治疗策略的不断优化。对于后续研究的期待,希望可以继续在神经保护和溶栓药物的应用上取得更多成果。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

申请试用

热门关键词: 药物临床进展药品数据库药物查询医药行业报告新药靶点新药管线医药洞察新药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