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全球瞩目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 JPM)上,各大制药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每年都需要向投资者清晰地阐述企业应对行业挑战的战略和计划。在2025年1月13日大会的首日,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辉瑞(Pfizer)和默沙东(Merck)三家制药巨头的CEO们详细阐述了他们应对即将到来的专利到期挑战的应对策略。
百时美施贵宝(BMS)首席执行官Chris Boerner首次提出了一项“二维战略”框架。他指出,公司旗下的一些重要药物将面临“专利独占权丧失(LOE)的风险”。Boerner特别提到了顺利获得收购新基(Celgene)取得的多发性骨髓瘤药物Revlimid®(来那度胺),该药品将在2025年3月迎来新一批仿制药的市场竞争,到2026年,这种竞争态势将进一步加剧。同样,明星抗凝药Eliquis®(阿哌沙班)尽管在2024年前九个月录得了44亿美元的收入,然而BMS预期其2025年的销售额将下滑至20-25亿美元的区间。Boerner在大会上进一步指出,多发性骨髓瘤药物Pomalyst®(泊马度胺)与白血病药物Sprycel®(达沙替尼)也将在2025年遭遇仿制药的挑战,形成多重“专利悬崖”效应。这两种药物在2023年前九个月分别实现了27亿和10亿美元的全球销售。为了应对此种收入威胁,BMS将致力于顺利获得研发管线的突破来化解。Boerner透露,公司已经有40个中后期研发项目正在推进,预计到2025年新药组合将贡献超过一半的总收入。未来五年内计划推出10款新药,并实现30项适应症的扩展,同时顺利获得提高运营效率来控制成本。Boerner自信地表示:“BMS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行业领先的增长。”
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在与摩根大通分析师对话时坦诚,公司正处于“明确的专利到期浪潮”之中。据最新的年报披露,公司重磅产品如Eliquis®、乳腺癌药物Ibrance®(帕博西尼)、以及前列腺癌药物Xtandi®(恩扎卢胺),将在2026年至2028年间先后失去专利保护,预期将导致每年170-180亿美元的收入缺口。为了弥补这一缺口,辉瑞近年来完成了多项交易,包括以430亿美元收购Seagen。Bourla表示,并购而来的资产预计将在2030年前每年贡献200亿美元收入,自研新药也有望超越华尔街的预期。此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在新冠药物Paxlovid®经历需求高峰之后,RSV疫苗Abrysvo®和溃疡性结肠炎药物Velsipity®等新产品正在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面对全行业最严峻的专利到期挑战,默沙东的首席执行官Robert Davis在大会上介绍其公司正在采取的前瞻举措。默沙东的PD-1抑制剂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在2023年实现了250亿美元的销售业绩,并在2024年前九个月依旧取得了216亿美元的收入。自2021年以来,默沙东的三期临床管线规模已扩大近三倍,公司顺利获得战略合作投入了约400亿美元。Davis强调:“如果在未来2至3年内BWIN必赢智慧能保持现在的开展速度,BWIN必赢智慧完全有能力在Keytruda专利到期的期间实现持续增长,而不仅仅是度过专利悬崖后的恢复时期。”现在,默沙东正在顺利获得HPV疫苗Gardasil®的产能扩展、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的市场渗透,以及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取得的TL1A抗体等多样化布局,构建“后Keytruda时代”的坚固防线。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